买几百块的东西,怎么就欠了 10 万的债? | 真实故事

星河
3年前

大家中午好。今天想给大家讲一个前阵子发生在我家的事儿。

有天晚上我突然接到我姐的电话,她带着哭腔说:“刚我和你姐夫吵架了,他说他在外边欠了 10 万块,还不了了。”

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懵了一下。我姐夫为人称得上忠厚靠谱,怎么突然飞出来个欠债 10 万?难道是被骗了?赌博了?或者,出轨了?

经过细致地追问、核对,我才终于确定他没有被骗,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儿。欠下的 10 万块钱,是由一个个分期付款、一张张花呗账单、一次次拆东墙补西墙垒出来的。

这件事发生后的很长时间,我都陷在了对自己消费习惯的反思里。因为超前消费和分期付款,我也一直习以为常。

01.png

我姐和姐夫生活在老家县城,以当地的消费水平,10 万元不是个小数字。我一开始不大相信,仅仅用于日常购物的花呗、信用卡账单,能累计出来高达 10 万的债务。直到我看到了一笔一笔详细的欠款明细,才确定这是真的:

WX20200514-153812@2x.png

▲ 部分应还款账单记录

点击可查看大图

欠款总计 96678 元,分布在 10 个或大或小的金融机构,单笔支出多在几十到几百元。最大的一笔高达 21927 元的还款额,是为了还上之前累计下来的债务,一次性借来的。

详细地了解了我姐夫的欠款过程后,我脑海里只有一句话:温水煮青蛙。

他欠款的起点是信用卡和花呗。吃饭、逛街、叫外卖、买衣服,偶尔再分期买个手机,不用几个月,账单便从几百变成了几千。等账单还不起了,就先还最低额度,“让欠款飞一会”。但欠款会累计也会产生利息,同时消费行为并不会因此停下来,一边花一边欠,经年累月,雪球便滚了起来。

面对压力,我姐夫选择了逃避和拖延,开始靠互联网借贷拆东墙补西墙,这也让他手里的欠款越来越多。我接到电话的那天,他绷不住终于坦白是因为,第二天他要一次性偿还 17000 元的信用卡账单,那天是绝境。

ballpoint-on-notebook.jpg

我姐说,后来她才意识到,过去一两年我姐夫的一些反常行为是为什么。他每天都按时上下班,但在家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地玩手机,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,一点小事都能引发两个人的争吵。现在看来,他是处于欠款的压力和要不要坦白的纠结中。

之后的一个星期里,我们一家人都在为这件事劳心伤神。10 万欠款本身不是关键,它背后反映出的一系列问题才是。

为什么他在明知自己固定收入的状况下,超前消费了那么多?

为什么欠款金额达到 10 万时才说?两个人沟通有什么阻碍?

为什么他消费了那么多钱,我姐没有察觉?

……

谁也没想到成年人的生活里,大家面对的“为什么”一点儿不比小孩子少。当我们面对的不是现金而是虚拟的数字时,即使是最简单的加减法都能让人困惑不已,最终在消费里迷失。

mobile-phone-and-credit-card-with-notebook-and-pen-on-table.jpg

好在,经过了一系列追根究底之后,这件事得到了还算妥善的解决。钱由双方老人暂时代为偿还,但我姐夫需要自己承担起所有债务。他不得不为此戒烟,并离开现在安稳的工作,换一份更辛苦但赚钱更多的工作补足自己落下的亏空。自己犯下的错,最后还是要自己担起来。

我姐和我姐夫两口子在事情发生后聊了好几次,两个人就“十万个为什么”讨论了很多。他俩从恋爱到结婚在一起十几年,这件“不大不小”的家庭危机还不至于将双方的信任彻底打垮。一个认了错担了责,一个能理解对方并自我反思,俩人的生活,还得两个人过下去不是。

前几天,我姐给我发微信说,所有的账单都清理完了,她之前在日记本里写下的“愿望清单”准备从头来过,把还钱和攒钱排在了第一位。疫情慢慢散去,升二年级的外甥开学了,我姐夫虽然自责,但好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,下班回家后手机丢在了一边,忙着买菜做饭。

经历了一场危机,我、我姐以及我姐夫,都开始为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而反思。

2.png

我们家的人都乐观,这事儿过去后,我妈跟我说:”也不是什么坏事儿,不经历这事儿吧,你们年轻人就知道买买买。这也算给你提了个醒,叨叨这么多年,让你量力而行,想买啥了先攒后买,不要用那些超前消费的东西,这下知道了吧。“

这下是真知道了。

疫情期间,我在微博上看到过个热搜词条:#大学生已经还不起花呗了#。不少大学生在微博上哭诉,因为疫情在家没有生活费,欠下的花呗没钱可还。有的找爸妈坦白后还掉了,有的找同学四处借钱先堵上窟窿,还有的账单逾期,半开玩笑地说“再不开学我就要坐牢了”……

WechatIMG165.jpeg

何止是大学生,很多已经工作的人,包括我自己在内,每个月因为还信用卡、花呗账单而肉疼都很常见。我见过有朋友用信用卡和花呗买衣服、买包包、买手机、出去旅游,还不了就先还最低还款额,自己到底欠了多少钱也从来没算过,因为不敢面对那个数字……大概欠钱这件事,最容易激发人的逃避心理。

我自己也是这样,想买大件觉得肉疼就分期,分着分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欠了多少笔订单。要不是我有记账的习惯,我估计早就被账单的膨胀整崩溃了。

WechatIMG166.jpeg

▲ 记账让我对“钱”有了基本概念

但是,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,加上我姐夫把欠款拖成 10 万这件事儿,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一个问题:花明天的钱,圆今天的梦,这种看似洒脱的消费观念真的正确吗?

有一句话我深以为然:“要把钱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”。现在我仍然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,但要加一个限定词:“要把自己赚到的钱,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。”我们都喜欢花钱,可我们花的是谁的钱?

在《从 iPhone 到安卓,真香!》这篇文章里,我提到过为了买新手机,我把 iPad 在闲鱼上出掉了。但这事儿还有个尴尬的后续:我出掉 iPad 之后发现,还有一笔分期订单没还完。这种感觉,就像自己被抢了几百块钱一样……🤦‍♂️

diary-ipad-to-write-blog-workplace-chocolate.jpg

这么一想,原来我自己是从金融机构借钱,在电商平台购物,最后买到的东西还经常吃灰……朋友说:“你变成了一个夹在银行和电商平台之间的仓库。”我一拍大腿,说的是啊!

更何况,金融机构的钱是要还利息的。互联网借贷的日利率在 0.05% 左右,即欠款 1 万元,每天利息 5 元。信用卡会更夸张些,欠款 1 万,如果到期只还最低还款额,银行仍然会以 1 万为基础计利息,每天 5 块,从消费当天(而不是还款当天)开始算,直到全部还完为止。

piles-of-coins-and-shadow.jpg

举个栗子。我 4 月 1 号用信用卡消费 1 万元,5 月 1 号还款时选择了最低还款。这时利息不是从 5 月 1 号,而是从 4 月 1 号那天开始计算,也就是说还款当天我已经要承担 150 元左右的利息了。而之后的每一天,利息都是按 1 万元算的!

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就是这个道理。

这个世界上,值得我们消费的东西太多了。衣服口红眼影盘,手机耳机配单反……缤纷绚丽的商品世界让我们流连,金融机构的出现让购物的当下连一分钱都不用花。我们购物、消费、发朋友圈,但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,我花了多少钱?我花的是谁的钱?我还的钱比我花的钱,多了多少?

3.png

去年新 iPhone 发布的时候,支持了 24 期分期免息。我在微博上看网友问数码博主,到底要不要分期买。博主回答:“分期,免息当然分期啊!”但事实上他口中的“分期买”,和很多人眼里的“分期买”,并不是一个概念。

举个栗子。我有朋友想买 iPhone 11 Pro,售价一万多,一次性购买肉疼。他的方式是把这笔钱存到余额宝里,再用 12 期分期免息买,然后用余额宝边赚利息边还款——这是多么聪明的消费办法!

WX20200515-171215@2x.png

▲ 售价破万元的 iPhone 11 Pro Max

但我身边更多人用分期免息,是因为手里的钱不够,才选择了负债购买、分期付款的方式。在可控的范围内使用信用卡和分期付当然没有问题,但最可怕的就是过度消费而不自知。一旦对自己的消费状况没了概念,很容易出现账单超过收入的情况。

我并不是说,分期付款和信用卡支付就一定不对,我只是觉得,当自己没有能力购买某件商品,但又必须花钱时,至少应该慎重一些。有几个小 Tips,我觉得可以作为参考。

1、明白自己的需求,把钱花到正确的地方。买东西之前先问自己:我买得起吗?我需要它吗?它给我带来的价值,值得付出那么多钱、甚至不惜借款消费吗?

2、如果要超前消费,记得控制使用信用卡、花呗等付款的订单总数或总额,明确一个固定的数字,绝不超额。

mans-hand-with-credit-card.jpg

3、每个分期订单,分期数不要超过 6 期。12 期乃至 24 期的免息分期看似压力更小,但一两年的还款周期,收入的不确定性很高,碰到突发情况(比如这次的疫情)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经济压力。同时,昂贵的商品通过分很多期降低单笔支出金额,也更容易让自己不以为意,然后买更多东西。

4、记账。至少要列一张表格,写出自己每个月待还款的分期金额,做到心中有数。

5、如果你现在积攒的欠款已经给你造成了压力,尽快告诉家人。问题不会因为拖延而消失,“雪球”却会越滚越大。

/ / /

过去一段时间,我过得不太开心。一开始担心我姐,后来又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。等我敲下这些文字,才终于如释重负地吐出了心里憋了很久的一口气。

我清空了自己的花呗、信用卡、白条等所有平台的账单,记下我妈唠叨多次的“量力而行”四个字。我想,这种消费方式或许老套,但却时时刻刻提醒着我,不要在消费这件事上迷失。

如今我们太容易迷失了。电商平台告诉你今天买东西、下个月再付钱;厂商们告诉你一万多块的东西分期买“每天只要一杯咖啡钱”;外卖平台告诉你“你有 5 万的借钱额度待领取”……

诱惑越多,我们越要提防。希望我自己遭遇的事情能给大家提个醒。消费不只是“花钱”这一个动作那么简单,更重要的是在选择、分辨、思考的过程中,更了解自己。买好东西,过好生活,这一切的前提是,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稳固、确定的掌控感,而不是在“买买买”这个简单的动作里,被消费捆绑。

祝大家没有欠款,并攒下很多很多钱!

对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,写评论告诉我们吧。
前往 App 查看全部评论